越来越多的企业来咨询我们想了解企业的职务发明管理制度是否有缺陷或有风险?为此,我们特意制作了本《风险清单》以供各位新老朋友先自我体检。
如有兴趣,可以在最后的答题表格上测试一下风险指数。
企业职务发明制度会被认定无效吗?
1. 您是否知道企业职务发明制度的制定过程应当符合怎样的民主程序?是要公示、解释、听取意见还是需要采纳员工意见?
2. 如果有员工或离职员工质疑、挑战、甚至起诉企业的职务发明制度制定过程不合法,企业足够的证据证明其合法性吗?
3. 企业职务发明制度是否有取消发明人权利的情况?
4. 企业职务发明制度是否明确既有奖励,也有报酬?
5. 企业职务发明制度是否有工资含奖酬的情况?
6. 企业职务发明制度是否对发放奖励、报酬附加不合理的条件?
7. 企业职务发明制度确定的奖酬标准是否远低于法定标准?是否明显低于合理的标准?
8. 企业职务发明制度是否既考虑了《专利法》的合规,也考虑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合同法》的合规?
9. 由于职务发明成果的生命周期往往跨越法律修订,企业职务发明制度是否考虑了各法律版本之间的适用法律?
跨国/集团公司还应当特别注意的风险?
10. 企业职务发明制度是否考虑了跨国完成的职务发明适用哪国法律?
11. 企业职务发明制度是否考虑了在多个国家有所应用的职务发明奖酬计算基数是一个国家还是多个国家?分别适用哪国法律?
12. 企业职务发明制度是否考虑了在多个国家申请专利的职务发明是否需要发放多份奖酬?
13. 企业职务发明制度是否考虑了发明人受雇于子公司,职务发明成果属于总公司时,谁才是法律上应当支付职务发明报酬的单位?
14. 企业职务发明制度是否考虑了在以上情况中,若发明人要求未直接支付职务发明报酬的总公司(或雇主公司)支付职务发明报酬,并主张没有约定适用法定怎么办?
15. 企业职务发明制度是否考虑了集团公司间转移、许可职务发明成果,是按自行实施还是转让、许可来计算职务发明报酬?16. 企业职务发明制度是否考虑了集团公司公司间转移、许可职务发明成果,如何计算基数?
16. 企业职务发明制度是否考虑了集团公司公司间转移、许可职务发明成果,如何计算基数?
企业职务发明制度足够完整了吗?
17. 企业员工在入职、离职时,是否有职务发明方面的的审查和承诺手续?
18. 企业职务发明奖酬是否也向离职、伤亡的发明人发放?
19. 根据公司制度,能够获得奖酬的职务发明奖酬的对象是否包括除专利以外的职务发明成果,如:技术秘密、植物新品种、计算机软件、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20. 企业职务发明奖酬制度对于合作研发、委托研发的情况有特别规定吗?对于成果属于其他单位的情况,需要向本单位员工发放奖酬吗?
科技成果转化法修正后的影响?
21. 企业职务发明制度是否已经考虑了新修订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中的新规定?
22. 国家设立的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的职务发明奖酬标准是否高于法定标准?
23. 企业职务发明制度对于为转化科技成果做出重要贡献的人是否支付奖酬?
24. 企业职务发明制度是否考虑了委托研发或合作研发的合同对价与科技成果完成单位转让、许可给他人实施的对价之间的关系?
25. 企业职务发明制度是否考虑了在科技成果未申请专利前或专利保护过期之后仍可能需要根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支付奖酬?
除了风险,制度的执行成本或效率如何?
26. 企业职务发明制度是否包括诉讼预案?
27. 在诉讼时,企业职务发明制度是否可能造成企业必须披露敏感数据?
28. 企业职务发明制度是否考虑合规、执行成本与激励效果的最优化?
自测表
是 | 否 | 不知道 | |
1 | +1 | 0 | 0 |
2 | +1 | 0 | 0 |
3 | 0 | +1 | 0 |
4 | +1 | 0 | 0 |
5 | 0 | +1 | 0 |
6 | 0 | +1 | 0 |
7 | 0 | +1 | 0 |
8 | +1 | 0 | 0 |
9 | +1 | 0 | 0 |
10 | +1 | 0 | 0 |
11 | +1 | 0 | 0 |
12 | +1 | 0 | 0 |
13 | +1 | 0 | 0 |
14 | +1 | 0 | 0 |
15 | +1 | 0 | 0 |
16 | +1 | 0 | 0 |
17 | +1 | 0 | 0 |
18 | +1 | 0 | 0 |
19 | +1 | 0 | 0 |
20 | +1 | 0 | 0 |
21 | +1 | 0 | 0 |
22 | +1 | 0 | 0 |
23 | +1 | 0 | 0 |
24 | +1 | 0 | 0 |
25 | +1 | 0 | 0 |
26 | +1 | 0 | 0 |
27 | 0 | +1 | 0 |
28 | +1 | 0 | 0 |
总分 |
总分1~10:风险较高
总分10~20:风险一般
总分20~28:风险较低
作者:韩颖律师 北京大成(上海)律师事务所 陶鑫良知识产权律师团队
转载请注明:瓯越博客 » 企业职务发明风险指数测试